P4559 [JSOI2018]列队

\(\color{#0066ff}{ 题目描述 }\)

作为一名大学生,九条可怜在去年参加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军训。

军训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是练习列队,为了训练学生,教官给每一个学生分配了一个休息位置。每次训练开始前,所有学生都在各自的休息位置休息,但是当教官发出集合命令后,被点到的学生必须要到指定位置集合。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把休息位置和集合位置抽象成一根数轴。一共有 \(n\) 个学生,第 \(i\) 个学生的休息位置是 \(a_i\)。每一次命令,教官会指定一个区间 \([l,r]\) 和集合点 \(K\) ,所有编号在 \([l,r]\) 内的学生都必须赶到集合点列队。在列队时,每一个学生需要选择 \([K,K+r-l]\) 中的一个整数坐标站定且不能有任何两个学生选择的坐标相同。学生从坐标 \(x\) 跑到坐标 \(y\) 需要耗费体力 \(\vert y-x \vert\)

在一天的训练中,教官一共发布了 \(m\) 条命令 \((l,r,K)\) ,现在你需要计算对于每一条命令,在所有可能的列队方案中,消耗的体力值总和最小是多少。

以下是对题意的一些补充:

  1. 任何两条命令是无关的,即在一条集合命令结束后,所有学生都会回到自己的休息位置,然后教官才会发出下一条命令。
  2. 在集合的时候,可能有编号不在 \([l,r]\) 内的学生处在区间 \([K,K+r-l]\) 中,这时他会自己跑开,且跑动的距离不记在消耗的体力值总和中。

\(\color{#0066ff}{输入格式}\)

第一行输入两个整数 \(n,m\)

第二行 \(n\) 个整数 \(a_i\) 表示学生的休息位置。保证学生休息的位置两两不同。

接下来 \(m\) 行每行三个整数 \(l,r,K\) 表示一条命令。

\(\color{#0066ff}{输出格式}\)

对于每一条命令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最小的体力值总和。

\(\color{#0066ff}{输入样例}\)

5 51 5 7 6 21 5 21 5 31 3 92 4 23 5 5

\(\color{#0066ff}{输出样例}\)

541793

\(\color{#0066ff}{数据范围与提示}\)

在第一条命令中,五名学生依次跑到 \([2,5,4,6,3]\),则总代价为 |2-1|+|5-5|+|4-7|+|6-6|+|3-2|=5∣2?1∣+∣5?5∣+∣4?7∣+∣6?6∣+∣3?2∣=5。

在第二条命令中,五名学生依次跑到 \([4,5,7,6,3]\),则总代价为 |4-1|+|5-5|+|7-7|+|6-6|+|3-2|=4∣4?1∣+∣5?5∣+∣7?7∣+∣6?6∣+∣3?2∣=4。

在第三条命令中,三名学生依次跑到 \([11,10,9]\),则总代价为 |11-1|+|10-5|+|9-7|=17∣11?1∣+∣10?5∣+∣9?7∣=17。

在第四条命令中,三名学生依次跑到 \([4,2,3]\),则总代价为 |4-5|+|2-7|+|3-6|=9∣4?5∣+∣2?7∣+∣3?6∣=9。

在第五条命令中,三名学生依次跑到 \([7,6,5]\),则总代价为 |7-7|+|6-6|+|5-2|=3∣7?7∣+∣6?6∣+∣5?2∣=3。

对于10%的数据\(n,m \leq 10\)

对于 \(40\%\) 的数据,\(n,m \leq 10^3\)

对于 \(70\%\) 的数据,\(n,m \leq 10^5\)

对于 \(100\%\) 的数据,\(n,m \leq 5 \times 10^5,1 \leq a_i,K \leq 10^6\)

对于 \(100\%\) 的数据,学生休息的位置两两不同。

\(\color{#0066ff}{ 题解 }\)

不难想到用主席树维护

设当前人的范围为\([l,r]\),它们要到\([ql,qr]\)

我们维护区间人的个数,这左子树有num个人,则可以递归\([l,mid][ql,ql+num-1]和[mid +1,r][ql+num,qr]\)

这复杂度。。。。\(O(n^2)\)啊。。。

进而考虑剪掉一些东西,比如\(r\leq ql, l\ge qr\)

\(r\le ql\)举个例子,让所有人到ql集合,然后一个一个往后走,就是个等差数列很好求

这样对于强数据还是会被卡

进而想一想,\(r\le qr\)能不能优化呢? 答案是肯定的

让所有人跑到qr,然后往回退体力,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只会跑多不会跑少,所以可以直接减

分析一下这样做的复杂度

\(mid \le ql +num-1\)时,左子树\(O(1)\)return,右子树\(O(logn)\)递归,反之同理

因此\(O(nlogn)\)可过!

// luogu-judger-enable-o2#include<bits/stdc++.h>#define LL long longLL in() { char ch; LL x = 0, f = 1; while(!isdigit(ch = getchar()))(ch == '-') && (f = -f); for(x = ch ^ 48; isdigit(ch = getchar()); x = (x << 1) + (x << 3) + (ch ^ 48)); return x * f;}const int maxn = 2e6 + 100;struct Tree {protected: struct node { int num; LL tot; node *ch[2]; node() { num = tot = 0; ch[0] = ch[1] = NULL; } }; node *root[maxn]; int len; void add(node *&o, node *lst, int l, int r, LL p) { o = new node(); *o = *lst; o->num++, o->tot += p; if(l == r) return; int mid = (l + r) >> 1; if(p <= mid) add(o->ch[0], lst->ch[0], l, mid, p); else add(o->ch[1], lst->ch[1], mid + 1, r, p); } LL getsum(LL l, LL r) { return (r - l + 1) * (r - l) >> 1; } LL getans(node *x, node *y, LL l, LL r, LL ql, LL qr) { if(ql > qr) return 0; if(r <= qr) return qr * (qr - ql + 1) - (y->tot - x->tot) - getsum(ql, qr); if(l >= ql) return (y->tot - x->tot) - ql * (qr - ql + 1) - getsum(ql, qr); int num = y->ch[0]->num - x->ch[0]->num; int mid = (l + r) >> 1; return getans(x->ch[0], y->ch[0], l, mid, ql, ql + num - 1) + getans(x->ch[1], y->ch[1], mid + 1, r, ql + num, qr); }public: void init(int n, LL *a) { len = 1e6 + 10; root[0] = new node(); root[0]->ch[0] = root[0]->ch[1] = root[0]; for(int i = 1; i <= n; i++) add(root[i], root[i - 1], 1, len, a[i]); } LL getans(int l, int r, int k) { return getans(root[l - 1], root[r], 1, len, k, k + r - l); }}s;LL a[maxn], n, m;int main() { n = in(), m = in(); for(int i = 1; i <= n; i++) a[i] = in(); s.init(n, a); LL l, r, k; while(m --> 0) { l = in(), r = in(), k = in(); printf("%lld\n", s.getans(l, r, k)); } return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