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喜欢用微信

微信在周五晚上进行更新,7.0.0来的轰轰烈烈。先是微博热搜#微信更新#、张小龙的朋友圈、第二天则是热搜#后悔更新微信吗#引起又一轮讨论。虽然不知道更新的数据怎么样,但我一看到消息就进行更新、迫不及待地体验新版微信。

打开时,确实和QQ很像,音乐+图片。图片的配文“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则呼应张小龙朋友圈的王阳明的诗。“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典型的唯心主义的浪漫。

我为什么不喜欢用微信

从发出的版本变化以及试用的效果来看,微信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

 

一、微信改版变化

1. 界面改版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界面的改变,新版页面淡化了绿色和黑色的使用,整个页面由白色和淡灰色组成。视觉上来说,更清晰直观,也易于操作。

我为什么不喜欢用微信

 

2. 看一看

新版微信将公众号文章的“点赞”改为“好看”,同事能在“看一看”中查看好友认为好看的文章。

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功能。如果用户觉得文章内容非常精彩,愿意分享的话,可以朋友圈。但是点赞的话,有可能只是单纯地想支持作者。如果每个人的点赞文章都能被朋友圈好友看到,那么相信用户在之后的点赞中会越来越谨慎。就像到最后越多,越少的人愿意在朋友圈分享生活点滴。

我为什么不喜欢用微信

而从“精选”的内容来看,作为一个阅读资讯页面,先不谈大部分用户已经习惯在特定App上阅读资讯。微信的“精选”功能入口过深,以及内容的把控不当,都很难让用户使用它。

我为什么不喜欢用微信

 

3. 强提醒

对特定好友设置强提醒后,当接收消息后,会有声音和震动提醒,打开微信后,会显示消息强提醒页面。点击查看消息后,强提醒会自动关闭。

我为什么不喜欢用微信

这个功能,更多地是让用户不错过重要的人的消息,能够及时看到及时回复。当然我并不会去开启这个功能,一个是强势打扰会制造噪音,另一个是似乎并没有太重要的消息需要等待。

 

4. 时刻视频

时刻视频更像抖音视频,录好视频后,好友能够看到你的时刻视频。这也是微信继“微视推广”后又一次引入视频的推广操作。腾讯似乎总给人一种错过短视频的风口,我要加倍补回来的感觉。从如今重金推广微视,到使用QQ、微信等多渠道为微视引流,都给人一种对短视频“意难平”的感觉。

今年以来,我发觉使用微信的时间越来越少,微信对我来说也没有那么重要。一开始是微信公众号的阅读改版后,阅读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的兴趣也降低下来。等到自己关闭了朋友圈后,微信的重要作用已经消失了。再加上自己朋友不多,日常微信上的交流更没有那么频繁。

所以微信于我而言,我需要它,不会卸载它,但我打开它的次数越来越少,对它的依赖也越来越小。

微信固然是一个伟大的产品。从外界的解读中,它体现着张小龙的产品追求。尽管那些令人不便的功能,还是能有人解读出一些内涵的深意。在我使用的过程中,遇到这些不便的时候,当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有说服力的逻辑和场景的时候,我还是认为微信做的不够好。

 

三、不好用的功能

1. 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

这个功能是一个全局配置。一旦设置某个参数,那所有人的可查看范围都是这个参数,但这又是一个比较让人诟病的配置。

我为什么不喜欢用微信

比如说,我刚认识某个人,跟他不是很熟,对他关闭朋友圈的话又不是很礼貌,想对他设置“最近三天可看”,但是如果我进行了设置,那所有人也就只能看我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我还是想让一些要好的朋友能够看到我所有的朋友圈的。所以说:这个配置不够灵活。尤其是当微信成为一个主流的社交工具,初中朋友、大学同学、亲密好友、社交场合加的好友、工作同事、客户等等所有人都汇集在这,这个时候对于朋友圈可见设置就需要更灵活的配置,这样才能对陌生好友礼貌地保持分寸,而对亲密好友分享生活。

 

2. 不可删除他人的评论

目前微信朋友圈中,只能删除自己的评论,没有办法删除其他人的评论。记得刚开始玩微信的时候,觉得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如果评论的用户两人不是好友关系的话,是看不到互相的评论的。

那个时候觉得微信的私密性是远优于QQ的。但随着微信越来越主流,共同的好友圈也越来越扩大。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些令人不悦的评论,是会有很多共同好友看到的。

所以删除他人评论这个功能确实很重要,毕竟现在的微信好友,很多人都不是好友。万一真有几个令人不悦的评论,还是先删为好。

 

3. 不能提醒谁删除了我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过以下经历。一开始兴致勃勃地给一个久未联系的好友发消息,却看到提示“您还不是他的好友”。一开始的开心变成不敢相信、伤心,最后就是愤怒地互删。

我为什么不喜欢用微信

其实被对方删除了好友后,对方还在我的好友列表里真的没有意义。与其等自己发现,还不如在对方删除的时候进行提示,自己也能果断潇洒地删除对方。

 

4. 缺少朋友圈内容搜索

当你想要查看或他人在某个时间段发的某条朋友圈,目前的一个方法是一直刷朋友圈去找,如果朋友圈内容数量较多的话,这是一项很大的工作量;另一个方法就是在搜索里通过关键字查询,在“搜一搜”里进行查找。

这种方法只能通过关键字查询,无法查询某个时间段内的朋友圈内容。

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在朋友圈内,可以通过选择时间段来查询该时段的朋友圈内容。这样的话,不管是查看自己的朋友圈还是好友朋友圈,尤其是朋友圈内容较多的情况下,这是一个比较方便的搜索。

 

5. 群发消息不可按照“标签”进行群发,只能单独勾选

群发消息这个问题是前两天在为“年度专栏作家”拉票的时候发现的;当我想给某个标签的人群发拉票消息,我发现没法直接选择“标签”群发。我只能一个一个好友去选择。

更气人的是:在选择好友时,并不会展示好友的标签,我还需要点开好友的个人信息也去看他的标签是什么,再决定需不需要群发。我觉得这个功能真的很一言难尽。首先,如果想要便捷地群发消息,那肯定是按类型进行全选群发,目前对好友分类只能通过标签进行分类。但是目前需要我一个一个勾选群发的对象,那这个群发功能可以说是比较僵硬了。

比较灵活的应该是可以按照标签进行群发,当然也可以单个单个选择,这样的话,如果你不想发给标签里的某个人,就可以不用发给他。这样群发的操作会非常快捷。

 

6. 朋友圈内容无法更改可查看朋友范围

当发布朋友圈内容的时候,选择分类后,看似是按照标签进行分类,但其实最终的查看属性是到定向到朋友。这意味着如果之后将某位成员从A标签删除,该成员还是能够看到这条朋友圈。

以及如果之后有成员加入A标签,他依然还是无法看到之前的朋友圈。这个隐藏属性是在是太隐藏了,因为用户选择可见朋友的时候,是按照标签进行选择,会习惯性地以为可见设置是按照“标签”这个属性来设置的。但其实是按照定向成员来设置的。这很容易让用户误解,而且标签这个分类属性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新增加的标签下的成员是无法看到你之前进行了分类的朋友圈的。已发的朋友圈无法对可见朋友进行编辑,这也是一个比较僵硬的逻辑。举个例子:一个用户的微信好友比较多,比较杂,他发朋友圈的时候会进行分类来屏蔽那些在社交场合遇到出于礼貌地加好友的人。

但是当他进入一个新公司,他新建了一个表情,这样的话,新公司的同事压根就看不到他之前的朋友圈。他页面没办法通过编辑让新的好友可见。当新同事想点开你的朋友圈多了解了解你,却发现自己能看到的内容少之又少,这其实违背了“朋友圈”的意义了。

 

7. 电脑版微信强制“扫一扫”登录

这个问题是常见的问题了。电脑版微信的登录只能通过扫一扫或者手机确认进行登录,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手机,就算手边有电脑还是无法登录微信。

虽然有很多解读,认为“微信的定位是移动端”或者说“是为了账户安全”。但是当你真正地遇到那种需要登录微信但是没有带手机的情况的时候,你只能望着面前的电脑想哭。

 

总结

微信并不完美,没有一款产品是完美的。也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完全的做到人性化以及用户友好。或许很多不便的操作是产品设计者为了产品战略故意而为之,但是对于我们用户来说,这些确实是一些让人不方便、也令人不悦的功能。但当一个产品成为主流,大家在无形中被强制地使用它的时候,用户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个时候更应该着重考虑用户体验。

相关文章